“他們不聾,卻對周圍的聲音充耳不聞;他們不盲,卻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;他們不啞,卻不知該如何與身邊的人交流。他們被稱為“星星的孩子”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孤獨地閃爍。外表看起來,他們與別的孩子沒什么差別,但言語交流的障礙、動作上的刻板重復等等,卻讓他們承受著周圍人一樣的眼光,甚至連他們的家長也承受著別人無法理解的壓力和痛苦。其實,他們也渴望像普通人一樣被對待?!?BR style="WORD-WRAP: break-word; PADDING-BOTTOM: 0px; PADDING-TOP: 0px; PADDING-LEFT: 0px; MARGIN: 0px; PADDING-RIGHT: 0px">
譚寧:常務副校長
譚老師師范專業畢業,2003年就陪伴冉存英校長一起開始了這份事業。從一名普通教師轉型到特教老師,她經歷了各種辛苦和挫折。
目前,學??偣灿?00多個孩子,最小的2歲5個月,最大的20多歲,學習程度都不等。通過開展教學,教會他們簡單的技能,讓他們縮短和正常人的差距,能夠達到主流和融入社會,這就是他們的最終目標。而這其中,而這其中,有的孩子可以很快就融入主流,隨班就讀,而有的可能終身需要陪護。老師們定期會對孩子們進行評估,通過各種要求、階段和層次,來觀察孩子們的發展空間。并長期保持和家長的交流,告訴他們孩子的情況。
針對孩子們的程度不同,教學方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
小組課教學
對于不同的孩子,還要進行個別教學和訓練
不同的能力教會不同的內容
正強化增加或保持孩子們好的行為
只要孩子們成功完成,老師們都會采取不同措施的獎賞
有些課程甚至需要耗費老師們大量的精力和體力
2005年通過函授譚老師學習了孤獨癥心理學,此后每年都跟隨學校接受各種培訓和教程。譚老師告訴我,在博愛特校,老師們的工作強度都特別大。每天8節課,要顧全孩子們的所有學習和生活。由于學校除了日托的孩子,還有周托、月托、年托及外地來的孩子,周六周日也還要輪流值班,學習、吃飯、睡覺、上廁所幾乎集老師保姆媽媽的職責于一身。學校是公益性質,由于國家的專項撥款都用在了培訓和硬件設施上,老師們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其實很低,基本上每次招10人只能留3人,因此學校里老師的流動性很大,能夠堅持留下來的少之又少,對于特教專業的老師學校始終常年招聘。譚老師說,這也是一個尋求有緣人的工作,必須有愛心、責任心、持之以恒的耐心才能長期堅持下來。
學校有自己的小食堂,吃飯的時候,幾乎是所有老師全程陪同
老師們只能抽空輪流解決午飯問題